|
融媒体 编辑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融媒体”首先是个理念。这个理念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为“我”所用,为“我”服务。 “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方法,是在办台实践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为。 “融媒体”对外是一个单位,一个声音,一个价格。广播、电视、网络同时变为共同为一个项目活动服务的三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价格上也会比任何一个单媒体要高得多,客户对这种活动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以前,我们在电视节目中插播的广告,上网时都要进行重新编排,拿掉广告部分。现在,不少客户上门谈广告时,都主动要求,和“融媒体”价钱一起商谈,网上也予保留。“融媒体”成为利益上的“共同体”。 内容解析 资源通融 就是合理整合新老媒体的人力物力资源,变各自服务为共同服务。首先将广播与网站合并,将双方原采编人员打通,组建成立了“融媒体采编中心”。中心记者外出采访时,将录音笔和数码相机两种采访设备同时携带,为广播和网络同时供稿,既保证了双方新闻稿源,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升了网站新闻稿件的权威性和原创能力。 宣传互融 建立一种新型和谐互补互信的媒体关系。打造“融媒体”,就是摆正新老媒体关系,分析新老媒体的利弊,以优势互补、扬优去劣,达到1+1>2的效果。比如,广播的迅疾、便捷,电视的直观、立体,互联网的“四个无限”(无限空间、无限时间、无限作者、无限受众)。各媒体对“我无他有”的东西,不妒忌,不害怕,对“他无我有”的,不排异,不拒绝,都把“他”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兼收并蓄,追求“水桶定率”。 利益共融 发展“融媒体”的最终目的,要有利于效益这个根本。而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设关键 融媒体时代的创新,除了理念上的创新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模式创新。融媒体带来的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即“媒介之间的边界由清晰变得模糊”。因此,“打通”是融媒体时代模式创新的关键。 数据库模式,是基于“打通”理念下“共融”模式的第一类。一些纸媒网站将珍贵声像、图片、文字资料进行数据库处理,建立特色“媒资库”,重新整合利用,从而实现通过媒资库向用户收取费用的获利方式。数据库模式的另一种方式是建立用户智能数据库,进行“数据库营销”。 新闻专线服务模式是融媒体时代模式创新的另一类。这种新闻营销的新闻专线服务,最早源自美国,1954 年,PRnewswire率先通过传真机为客户代发新闻稿,由此揭开了新闻专线服务的序幕。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这种模式已被广泛接受,全球500强公司90%选择了此项服务。纸媒网站可以开展这一服务,将最新的事件,新产品上市,企业领导访谈,行业分析,市场分析,以及重大活动发布,企业危机公关等信息资讯,第一时间传递到数千家媒体,并发动多家知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影响媒体舆论,快速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建立原因 同央视、省级台比,城市台有规模但形不成气候——三二百人,两三个频道,制作几档新闻或专题,在划定的所属范围内播放。无论从资源还是产业,无论是眼前还是长远看,都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难成气候。有基础但难适应需求——城市台一般都有20多年历史,无论在技术、宣传、节目生产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但受客观因素限制,不可能跟得了广播、电视日趋“分众化”、“专业化”、“微内容”的发展趋势和人们日益丰富、日益提高、日益“挑剔”的生活、娱乐需求。这些现有的规模、基础给建设“融媒体”提供了有利条件。 资源匮乏 资源匮乏需“融媒体”突破“有限”。频道频率是城市台的根本资源。现在我国实行的四级办台,即国家、省、市、县四级中。论资源,市级台最为匮乏。中央台和省级台几乎随心所欲,想办多少办多少,日趋走向频道频率专业化、分众化。县级台基本属于管理上的“盲区”,更是“信手拈来”。江苏的县级台,一般都有四个左右的电视频道。而市级台实行一刀切,一般只有两个,且主频道晚上两小时黄金时段,还要拿出四分之一转央视《新闻联播》。广告的播出时间,国家也有明文规定。按照两个频道的总时间资源,何谈节目上的“分众化”、“专业化”?所剩广告时间即便分秒值金,又有几何?各城市台的节目编排大多是晚上7:00转央视《新闻联播》加天气预报和本台节目导视,20:00后自办新闻+两集电视剧+广告+天气预报+自办专题+晚新闻,基本就到午夜。城市台的受众主要是城乡群众、务工务农族、起早贪黑的人群。这些人晚上18:00前不回家,早上五六点前就起床,生火做饭忙上工,夜间十二点后几乎不收听收看节目了。频道资源少,有效资源有限,必须寻求破解难题之方。而互联网在资源上是“无限空间”,利用这个特点,打造“融媒体”,就能很好地破解频道资源有限的难题。电视频道中一个十来分钟的节目、栏目,形不成气候,网站可对应专门开一个频道互为补充。电视上因为频道资源少而不能开办的栏目、节目,网站可以根据需求开办频道。目前,我台电视仍只有两个频道,广播只有一个频率,但网站已开通了新闻、游戏、房产、企业、财经、汽车、音乐、生活、教育、美容、女性、男人、美食、家居等39个频道,广播电视对这些频道作导视性宣传,栏目和频道的所有内容全部在网站实施,把网站作为广播、电视资源的延伸,突破了传统媒体资源的有限性。 覆盖面小 覆盖面小,需“融媒体”突破“界限”。与央视、省台相比,市级台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覆盖面小。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基本上只能在本市所辖范围内覆盖。不像卫视,可以突破空间界限。覆盖面小受众就少,影响就小。发展“融媒体”,利用网络媒体这个“无限空间”,就能轻而易举地突破覆盖范围的界限,无限地扩大广播电视的传播面。 现创收力弱,需“融媒体”突破“局限”。广播、电视的资源有限,覆盖界限也就同时决定其经营创收的局限。因为,频率频道资源少,广告时间就少,覆盖面小,经营圈子就小。这些“少”和“小”,决定了城市台的创收能力弱。城市台的困境与此息息相关,但又无法摆脱。发展“融媒体”给“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城市台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突破了资源上的“有限”和覆盖上的“界限”,也就突破了经营创收上的“局限”,增加了广告时间,拓宽了创收空间,为台里的发展提供了“海阔凭鱼跃”的舞台。目前,我们的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都吸纳了不少传统模式下的“界外”广告。 设立意义 理念的创新,除了扩展对媒介既有的狭义理解之外,还意味着对传统媒介产业链的新认识。媒介的产业链不再仅局限于新闻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中,产业链的线条也会因新媒体的加入而有新的变化。 移动互联的“内容+服务”模式是融媒体时代的另一种模式创新。特别是对于在第一个10年错过主流阵营的纸媒网站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一个机会。纸媒网站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获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成为移动互联的“内容提供商”,通过内容贩卖获利,如手机小说、手机视频、无线音乐下载等;另一种是成为移动互联的“服务提供商”,通过研发相应的服务,如移动定位、手机查询、移动社区等收取增值费用。 在移动互联的各类信息类业务中,除了传统的网页浏览之外,以Push形式推送移动广告、新闻的业务发展非常迅速。而3G时代提供了整首音乐下载的便利,使得音乐下载将延续2G时代的威力,为其内容提供商带来丰厚回报。此外,移动互联的其他服务如“移动即时通信(IM)”和“移动电子邮件”因其清晰的收费模式,网站也能从这两种业务模式中收获应有之利。此外,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也非常有发展前景。 纸媒将死抑或纸媒重生,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解决“谁、通过什么渠道为报纸付费”的问题。《时代》杂志前主编萨克森在为《时代》杂志撰写的封面文章《谁来拯救报纸》中曾这样提议过:应该建立“一种界面极为简单的’一键式’支付系统,让读者产生购买报纸的冲动”。网络报纸“需要某种像数字硬币或快易通(E-ZPass)数字钱包那样的东西”。实际上这是一种“微支付”的理念,即对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只收取小额费用,最好是能够小到“无关痛痒”,让你举手间就能做出支付决策。这样就解决了为报纸付费的问题。宏大的叙事与高昂的收费与融媒体是格格不入的,纸媒要想重生,转身是第一步。 融媒体时代,创新才能创造生命力,创新意味着变化万千,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但不变的依然是“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那就是以“数据库”为中心,以“用户”与“服务”为基本点。这一点非常重要。 建设全国区域(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 更好地引导服务群众2018年10月10日,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强调“区域媒体要强化服务功能,整合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重点发展新媒体,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深化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改革,调整优化媒体布局,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县级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如何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结合县域现实整合资源,破解各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18年10月初,我们对北京、天津、上海、海南等周边区县深入实地考察、座谈会和个别交流等方式进行专题调研。考察了当地区域分中心的建设情况;同时分别与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等区域省、市县筹建分中心进行了座谈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为全国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区域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要做法 在推进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上起步早、工作实、推进快,先行先试,出实招、求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探索出富有特色和亮点的省市县三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机构平台。一是整合新闻机构,构建集中统一的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由新闻集团融媒体中心牵头,结合区域城市数字平台·信息港建设,对省市县三级区域范围内的报纸(内部刊物)、广电台、网站、新媒体等新闻机构进行整合,组建融媒体中心(传媒中心),构建统筹内宣、外宣、网宣,融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社会宣传资源于一体的现代传播体系。2018年11月,以先组建传媒中心,跨界整合广播电视台、宣传信息中心、新闻报道组、政府门户网站(新闻板块业务)省市县三级区域内多家新闻资源,经过融合平台的简单相加向系统的深度相融转变,成为全国整合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两微一端、数字电视网络公司、大数据公司等于一体的省市县三级区域融媒体中心或分中心,构建“省市县三级区域一盘棋”大宣传格局。二是整合传播平台,打造集约高效的媒体格局。坚持系统思维和集约化理念,有效整合手机报、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形成拳头品牌,着力构建集中统一的省市县三级区域新闻资讯、权威发布和舆论引导平台。新闻集团2018年完成机构整合后,打破不同种类媒体间原有的界限,对传播平台进行整合,按照“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新媒体”的新架构,整合多媒体传播优势,实现平台间的协同配合、相互补充、相映成辉,实现新闻传播影响力最大化。 第二,贯通新闻业务,融合信息传播。一是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打造新媒体矩阵。顺应“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的移动化大趋势,集中力量资源,加快构建“两微一端”为重点的移动新媒体,创新推出“准、新、微、快”移动新闻产品。新闻集团融媒体中心重点打造智慧云APP和新闻发布、热点关注、爱家乡3个微信公众号,实行新闻消息先上网再见报、先简报再详报,对重要活动、特色工作做到半小时内在新闻客户端可见、一小时内在微信公众号可看,实现当地新闻即时见。二是推进采编发流程再造,建好用好“中央厨房”。围绕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打破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采编部门相互分割的藩篱,创新媒体内部体制机制,重构网络、再造流程。新闻集团优化策、采、编、播(发)、评、营六个流程,建设“融媒眼”中央厨房,强化“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全媒体营销”模式,形成管理扁平化、功能集成化、产品融媒化、经营多元化的新机制。三是注重培养激励,打造全媒体人才队伍。常态化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融合发展业务培训,推进薪酬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新闻集团设立“新闻基金”“企业年金制”“特殊岗位年薪制”等制度,引进业务优秀人才。新闻集团实施“新闻编辑/记者”学习提升计划,与高校建设共同培训制度,培养全媒体人才;实行“中层以上干部年薪制”等,完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使人才管理逐步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第三,强化延伸服务,聚合产业功能。一是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平台。探索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心工作,省市县三级区域媒体对接党政部门技术平台,代运营乡镇和部门的政务新媒体,为群众提供申报审批、注册办证、办理社保、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新闻集团与省市县国资办共同出资成立公司汇聚产业数据,承建省市县亩产效益大数据平台、“河长制”协同平台、基层综合治理平台等,积极参与智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构建“新闻+服务”信息综合体。整合市政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信息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闻资讯、学习教育、商务娱乐等综合服务,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信息服务。新闻集团的网络资源和媒体优势,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完成信息网络和视频监控平台建设,百姓可通过电视机顶盒和手机“爱家乡”客户端,了解村务公开和镇街政务公开信息,享受衣、食、住、行、玩、乐、购等各种便民服务。三是推进“新闻+文创”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公益活动,开展各类商务、会展、节庆等活动,打通线上线下、提升造血功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为民服务功能。新闻集团不断探索媒体跨界经营,先后创新“媒体+会展”“媒体+少儿”“媒体+活动”“媒体+服务”等赢利模式,2019年为企业、乡镇等量身定做举办各类活动300多场,向省市县多家媒体输出合作模式,促进了产业发展。新闻集团联合财富(天津)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长城”旅游联盟,探索“媒体+互联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自主研发全国县级台共建共享的“游视界”平台,覆盖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提供免费本地特色产品上线交易。 第四,加大政策扶持,联合各方资源。按照“分级分类扶持”的思路,打政策“组合拳”,持续加大对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和分中心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形成助力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一是明确政策扶持的方向导向。在体制机制上,明确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党委领导的新闻单位,归口宣传部管理,属事业单位性质,但可以按企业化管理。在改革导向上,鼓励各地在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增加投入,不减编制员额、不减领导职数、不减原有投入。在资源配置上,做到“三个优先”,即鼓励将政府性公共资源优先配置给融媒体中心,做到可公开的政府数据资源优先向融媒体中心开放,各行政部门便民信息服务平台优先由融媒体中心承建,政府性户外广告业务、大型活动策划、文化产品采购等优先由融媒体中心承办。同时,对组建融媒体中心的,在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许可和采编人员从业资质发放、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考核激励上,积极推行同岗同酬、绩效优先,既防止因严格参照公务员或事业身份考核管理而束缚了手脚,也不能当作一般企业片面考核经济效益。二是贯彻落实好中央和各省委已有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媒体融合重点项目建设、全媒体内容产品生产和传播等财政税收支持力度;鼓励媒体对创业创新优秀团队和个人,实施特殊奖励;坚持“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支持媒体单位在坚持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基础上,创办或控股参股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三是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扶持政策。出台面向引进和支持宣传文化领军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的政策,对刚性引进的创新团队和以柔性引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入选市新闻传播类优秀创新团队者,分别给予为期三年、每年20万元或10万元的创新资助。“智慧美丽乡村”建设博士团队借助宣传文化优秀创新团队的资金扶持,以柔性引进方式加盟新闻集团,目前已在“爱家乡”手机APP、智慧网驿项目、行业分销体系、村级应急联防体系项目、美丽乡村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研发和运维方面取得突破。 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经验 按照整合机构、融合传播、聚合产业、联合资源的思路,省市县三级区域媒体融合发展上见到成效、取得突破,媒体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有了新提升,经营创收能力持续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宣传文化基地、文明建设窗口、基层信息枢纽、群众办事帮手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彰显,对强化党的领导、巩固基层政权、服务人民群众、引领社会风尚起到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一是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广播电视网作基础,近几年推动广播电视有线网和智慧城市通信网新旧两网并行共建,增加了三分之一收入。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区域的视频监控,整合公安、教育、气象、水利等大数据统合,将新闻传播、政务信息、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功能集中于这个平台,既为经营增收开源,也为以后延伸服务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网络建设采取项目制,委托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代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分期投入,既减少财政一次性投入的压力、降低政府直接投资和相关机构多头管理的风险,又为融媒体中心提供了持续造血功能,推动媒体放大公信力、贴近中心工作和民生需求,做好地方政务、民生服务,创造市场服务新空间。 二是有强大的改革动力。一方面是外生动力:上级推动,党委政府思想统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外部支持,县域需要媒体引导舆论、稳固宣传阵地,形成基层共识;另一方面是内生动力:自身推动,媒体负责人有想法有激情。内部提升,县级媒体要联合、整合,传统和新兴媒体要融合,事业产业要发展逐步成为共识。 三是有明确的发展路径。从新闻媒体来看,新闻+信息+服务成为融合发展的路径共识,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的项目化投入和收费功能形成新的经营和赢利模式。从宣传阵地建设来看,媒体进一步延伸拓展为新闻宣传阵地、精神文明窗口、文化活动园地。从基层社会治理来看,新闻服务平台的吸引力增强,拓展为信息公开平台、民生服务平台、品牌活动平台等,增强乡村和部门的积极性,服务基层、引领群众、共建共享、互惠互利成为共同追求。 四是有务实的工作机制。从党委政府的管理来看,省市县委做顶层设计、宣传部推动整合,共同建立体制,媒体建立机制、新闻工作者务实创新,正在形成良性循环。从新闻媒体的运作来看,打破原有“大锅饭”体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成为常态。对负责人充分信任,进出渠道畅通,授权改革体制,努力追求阵地建设、国资增殖和创新发展和谐共振。对工作人员积极鼓励,同工同酬,不论编制出身,以绩效论英雄。 五是有较强的开明领导。三级融媒体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均是由有多年地方领导经验和长期新闻宣传工作经验的人担任,有运作媒体能力和领导控盘艺术,比较好地把握意识形态部门、新闻宣传阵地、媒体运营单位三者的关系。媒体负责人和队伍精神振奋,对目前体制表示赞同,对进一步推进改革有信心,对未来可遇的问题积极研究。集团牢固树立党媒姓党的意识,在人员薪酬、重大项目建设、资金运用上有决定权,确保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改革力度。 六是有各自的思路特色。要立足本地、找准定位,更好服务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满足本地受众信息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重点发展新媒体,建设综合服务平台,集信息服务、政府服务、民生服务等于一身,但又各展所长:长兴更加注重人才牵引与活动推动,注重服务下沉和技术引领,重质量提升和品牌塑造。正在探索持续赢利模式,目前融合后产品研发,技术融合后产业发展。 七是有一定的品牌提升。三级媒体影响力扩大,广播、电视综合新闻频道视听率在当地群众中位居前5位。新媒体竞争力增强,政务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直播,曾有一个短视频和数个抖音作品阅读量破千万。媒体作品质量提高,专题片、名专栏、新闻奖明显增加,三级融媒体中心在新闻集团媒体报道量明显增加,有力地提升了地方品牌。2019年,三级融媒体中心总资产明显增长、质量优化,均累计增长。 总之,三级的成功来自于上级的指导、决心、政府的支持、宣传部的担当、媒体的创新;来自于媒体一心改革,上下两头受益,政府、市场、百姓三方叫好,舆论引导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政府服务功能、市场基础功能四能体现,三级融媒体宣传的声音得到更好传播,老百姓办事生活更加方便。 三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三级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是总体竞争能力偏弱、媒体同质竞争严重、宣传较呆板、人力财力投入较少、思想观念较旧。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调研和研究相关资料,我们总结出三级融媒体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是体制不清晰。三级融媒体中心目前采取企业化单位、企业化管理、市场化待遇的形式,这种体制授权来自于新闻集团,不是来自政府顶层设计,地方党委和三级媒体普遍存在方向感不明,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打算,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树立导向、厘清边界、明晰责任、聚合力量,才能长周期持续发展。 二是机制不确定。长兴、德清县对负责人和骨干保留双向通道、留有余地;安吉改得彻底、不保留行政编。对中层和基层实行单一机制、同岗同酬、差异分配。如何发挥这种考核机制的激励作用,激励媒体负责人放手干事创业,把宣传阵地守好、把新兴阵地建设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需要探索文化国资单位的考核机制。 三是投入不稳定。目前三级财政支持主要有上级专项扶持和项目扶持两种形式,如何兼顾长期扶持和短期支持、广电网络和其他网络共享共建,解决财政性一次性投入不能太大和媒体长期性投入不足、媒体近期生存和后续发展、公益事业和竞争产业的矛盾,需要做出更多制度性安排。 四是薪酬难聚才。中心负责人收入和员工收入处于中等水平,对优秀骨干人才吸引力不够。 五是技术有瓶颈。目前我国报纸系统多为方正,广播电视多用索贝系统,报刊和广电两系统的中央厨房采编系统不兼容,全国目前没有一套真正解决问题的共用技术,媒体作为使用方各自为政、难有议价权。 此外,三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还存在领导思想不到位、内容建设不足、消费渠道有限、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比较分散等问题。 推进三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建议 如何从基层做起,改变新闻舆论引导的困局,建设好三级融媒体中心?通过调研和思考,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站位,明确定位。只有跳出单一媒体,促进媒体间融合发展,打造媒体、政府、民生、社会四个服务一体运作平台,才能进一步把资讯的舆论引导功能、服务的政策导向功能、便民的实际利益功能、消费升级的市场服务功能整合到一起,才能进一步解决提高党执政能力、巩固基层政权,推动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引领地方党委充分认识到,融媒体中心建设,既有媒体传播功能的融合,也有媒体服务功能的融合,更有政府、市场、群众服务的功能联合,以“融”促“合”是破解当前三级媒体困难、基层宣传阵地薄弱困境、解决多头投入浪费资源、基层政权和党的执政地位面临挑战的“一石三鸟”妙招。 二是立足本地,找准本位。突出县级特点,突出地方特色,提高新闻的快捷性、服务的接近性、利益的具体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党委政府工作主向、民生服务主责、人民主体,才能发挥百姓身边媒体的先天优势,参与地方活动、展示群众形象、体现服务作用的接地优势,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改革有新的突破。 三是紧贴时代,延伸服务。三级融媒体中心必须适应用户区域化、受众分众化、服务精细化的要求,与智慧城市、气象、环保等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接轨,发生更广层面更大范围的融合效应,解决地方财力有限、投入分散的问题,通过小投入、长投入和功能内嵌或对接,达到效能倍增的效应。多网并行、多快好省,互相融合、利益耦合、功能重合将牵引政府的有效投入、持续投入,多种服务、多样功能、多频共振、多次回报将使县级媒体服务更广泛、更有竞争力。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三级融媒体中心是党委领导的新闻单位,属于事业单位性质,鼓励创新符合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和现代传媒企业要求的体制。按照加强、增投、放活的方向推进改革。加强融媒体中心平台和传播网络建设,增加财政支持、税费返还、项目扶持,巩固阵地建设,放活内部管理,激发员工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力,培育形态多样、手段先进、有竞争力的新型县级主流媒体,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有竞争力的现代传媒企业。 五是明确导向,激活机制。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改革方向是增活力、增投资、强基层、强服务。明确改革目标是强化媒体、扩大覆盖占领新兴阵地、强化党媒姓党和深化改革意识,增强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明确改革重点是搞活机制,团结更多更广泛的人,焕发创新创造激情。对媒体工作者,考量文化的个体创造性,在机制上多给予激励,而不能简单以一般性领导干部和工作来对待。 六是精准施策,积极扶持。坚持正确的投资导向,应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财政增长期投入,对于媒体缴纳税费部分应按宣传文化税费政策优惠或返还。增投形式采取分类管理,对于公益部分财政继续直接支持,对于市场部分税费政策扶持,对于基础平台和网络建设鼓励采用项目代建的形式,促进融媒体中心通过自身服务提高造血功能和长久发展动力。鼓励各地将政府性公共资源优先配置三级融媒体中心,提高党媒与人民群众的粘性和贴近性。 七是加强领导,分类指导。省市党委宣传部加强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县级党委加强具体领导和总体统筹。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不同,充分尊重各县采取符合实际的建设模式,不能一刀切、不必同步走。 八是创新技术,促进融合。三级媒体应面向未来,把握三网融合趋势,三屏“内容互通、数据共用、信息共享、服务共通”,达到网络覆盖、舆论引导、服务需求三同步。同时应着眼现在,解决报纸、广电和新媒体三界融合的技术瓶颈。 九是加强法治,规范管理。加强媒体法治建设,确保制播安全和内容安全。促进新闻事业和产业发展,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严格管理融媒体中心,依规核发记者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十是建设队伍,提升能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才配置、人员安置、人事安排应统筹全局,着眼长远持续发展。选好负责人、配好班子。多培养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全媒体的多面手。 十一是鼓励联合,共同发展。加强横向合作、纵向联动。与上级新闻媒体和全国商业媒体互通有无、打通平台、贯通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传播联通。强化乡镇联动、区域服务联动,增强服务黏性,提高对内依存度和对外美誉度,为地方发展服务。 十二是实事求是,力戒形式。要防止整合不融合,将原有机构翻牌挂牌,为完成进度而完成任务;防止简单相加不相融,一并了之、一合了事,机构合、人心不合,平台合、机制不合;防止简单落实政策,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刀切、一锅煮,一种模式一种办法简单套用;防止不求实效,“表面高大上、实际用不上”。上述种种倾向和做法,都是违背党的实事求是路线,也是违背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初衷的,需要努力防范和坚决杜绝。 “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中央对媒体融合的要求 建设目标 建立移动优先传播矩阵 利用移动传播技术,形成渠道丰富、覆盖广发、传播有效、可管可控的移动传播矩阵; 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是“移动优先、视频主流”,随着5G 到来,新闻载体已经从图文化走向视频化;基于移动化的视频直播系统和短视频采编发系统,结合专业化、互动化的演播室制播系统和云制播导播系统,赋予新媒体视频直播、制作、剪辑、传输的工具和能力,快速调度、采集、发布;真正让媒体建立起面向移动端传播的内容生产与分发平台。 坚持“媒体+”的服务方向 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要从单纯的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增强互动性,从单向传播向多元互动传播延伸,将媒体与政务、服务等业务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综合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开展“媒体+政务”、“媒体+服务”业务;建设融合内容库,开放多方、多形态信息汇聚,使之成为一次采集、多种生产、多元渠道传播的融媒体业务核心数据中心 提供综合服务业务 面向用户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传播、教育培训业务,拓展服务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 设计原则 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将充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系统模块 根据融媒体业务发展需要,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技术系统由采集、汇聚、内容生产、指挥调度、数据分析、智能全媒体工具、用户管理、发布管理、新闻+服务APP运营管理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 趣看全媒体业务一体技术解决方案优势 /
实现融媒体业务流程的再造;面向移动传播,打造生产流程,建设客户端产品。把新媒体内容生产、播发纳入传统媒体统一的审核标准,使全媒体内容生产、播发的可管可控可调度。
融媒体中心搭建的全媒体生产工具、融媒体演播室、移动客户端不仅可以实现政务民生服务线上运营,而且为电商、扶贫等市场化的拓展提供平台。
建立自主的移动传播体系,同时趣看融媒体中心系统方案可对接央媒矩阵,打开传播通道。 新闻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 一次创新 一次转身 一次机遇! 诚征:“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分中心+社区”加盟 诚征单位: 新闻集团有限公司 财富(天津)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2-27339003 27330619 分机:801 , 803 , 805 联系方式:13701399010 13701160073 邮箱:news01@139.com |